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正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必要支撐。8月股票在線配資開戶,地方債發行數量和總額均創年內新高。
Wind數據顯示,8月地方債發行293只,發行總額達11996.23億元。發行總額環比增加近4900億元,凈融資規模環比增加近6300億元。從歷年地方債發行數據看,年中也是地方債集中發行的高峰。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稱,三季度地方專項債券和國家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進度有所加快,政府投資力度也在持續加碼,投資穩增長的關鍵性作用得到進一步增強,這為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每年的三季度都是項目建設的關鍵期,也是經濟發展的黃金季。近期,蘭州、長沙、福州、東莞等多地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9月2日,蘭州市在蘭州新區舉行2024年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此次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8個,總投資123.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5.7億元。
8月5日,福州市第三季度重大項目近日集中開工,涉及項目189個,總投資123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36個,總投資409億元。
三季度長沙市集中開竣工重大項目371個,預估總投資1491.18億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項目個數增加39個,預估總投資增加298.18億元,分別增長11.7%和24.9%。
對于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的原因,張依群對記者表示,當前經濟增長趨勢總體向好,但為了有效應對國內外諸多不確定因素疊加對我國經濟穩定的影響,加大政府投資仍是目前最重要的政策選項。
從資金投向看,基建占比上升。作為推動基建投資的重要資金,1—8月發行的用于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中,投向基建領域占比為69.0%,比1—7月回升0.8個百分點。細分投向中,鐵路和軌交占比從1—7月的11.6%升至11.9%,排名從第四位升至第三位。
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孫瑩認為,這有助于保障重大項目資金需求。同時,專項債投向基建領域占比和用作項目資本金比重均較1—7月有所提高,可以更好發揮專項債券“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帶動社會投資。
財政部近日發布了《2024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對于財政政策展望,財政部表示,將加大財政政策實施力度,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在張依群看來,三季度地方專項債發行提速,一方面意味著地方投資項目需求正在擴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有所增加,經濟企穩回升向好勢頭得到進一步鞏固;另一方面在下半年經濟增速不穩、經濟周期波動進一步擴大趨勢的背景下,加快地方債券發行進度,適度擴大政府投資規模對沖經濟下行壓力變得尤為重要。
未來基建投資有望較快增長
8月地方債發行提速對下半年穩增長有何意義?在受訪專家看來,地方債是當前我國政府投資的重要來源,也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對推動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雖然上半年地方債發行進度偏慢,但這不影響債券資金在年內的使用進度,6月以來各部門、各地區加快部署地方債發行工作,8月地方債發行明顯提速。“我們預計,新增地方債剩余額度將在10月底前基本發完,并在年底前使用完畢”。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39000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支持地方加大重點領域補短板力度。同時,發行10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不計入赤字,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張依群認為,今年以來,各地積極發揮地方債投資作用主動作為,超前謀劃項目準備,合理調整債券發行和投資進度,有效沖抵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帶來的巨大壓力。“用確定的積極財政政策消減不確定的內外部復雜變化因素,從而形成對穩增長、促就業、擴內需、保民生、謀發展等整體拉動效應”。
今年前7個月,由于增發國債、災后恢復重建等項目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基礎設施投資保持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7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9%,增速比全部投資高1.3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1.0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28.9%,航空運輸業投資增長25.5%,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7.2%。
孫瑩認為,地方債提速發行,可以盡快推動重大項目落地,盡早實現實物工作量,從而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也可以為地方補充財力,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強化重點領域支出保障;同時向市場傳遞出財政政策發力穩增長的信號,提振企業信心并穩定市場預期。“預計,8月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回升至5.0%左右,保持較快增長水平”。
在市場看來,今年后幾個月基建投資將會進入一個較快通道,災后重建、數字賦能、安全保障等領域也有望成為主要投資領域。
在國家統計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目前“兩重”“兩新”等重大舉措正在加快推進股票在線配資開戶,未來隨著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及2023年政府增發國債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將持續釋放。同時,企業效益的逐步改善也有利于民間投資意愿和能力的不斷恢復。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在線配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