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孫詩卉上海報道網上炒股配資公司
隨著人類對AI的探索不斷深入,AI開始融入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ChatGPT用時不到3個月就突破1億月活、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中近半數是科技公司……AI會不會在未來替代人類?當前保險業又該如何使用AI?顛覆還是協同?這些成為行業聚焦的熱點話題。
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周延禮在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上表示,“當前AI科技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每個行業,而保險業作為經濟的減震器和社會的穩定器,與科技的融合無疑為保險行業的發展開辟了全新的可能性。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前沿的技術在保險業的應用已經基本鋪開,下一步就是AI模型如何服務于保險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這樣可以優化傳統保險服務流程,提升保險服務的效率,而且為保險產品的創新、豐富管理、客戶服務等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保險從業者會否被AI代替?
在AI服務保險業的同時,關于保險從業者是否會被替代的問題也是許多從業者的疑惑。
太保產險總經理助理葉明滿認為,財險公司中,遲早有一天銷售隊伍會逐步萎縮,被新的互聯網線上化逐步優化和替代。在服務隊伍上,尤其是銷售服務型崗位,危機感會比銷售隊伍更強烈。原因在于其現有的作業模式、服務的價值已經不足以支撐現有崗位帶來的成本。
葉明滿進一步表示,太保產險正在利用大模型技術尋找解決方案。理賠服務中,八成的小額案件,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就是因為缺乏標準化機制。這種機制的體系建立,需要集成線上平臺、保司內部流程的改造,把“小案無人化”作為追求的目標。“人工智能一定會顛覆我們一些崗位,人工智能也一定會能夠插上翅膀,助力很多關鍵崗位效能提升。”
慧擇保險總裁蔣力則認為,AI的出現,對于專業的代理人是如虎添翼的。過去,他們可能服務100個客人是上限,未來如果有3個高級的AI助手,也許可以服務到1000個客人,效率可以更高。另一方面,AI在數據上,洞察客戶可能比人更強,但是這也是“雙刃劍”。AI是不可能同理心的,也不可能有建立信任的能力,而客戶最終還是要找一個信任的人才能把(保單)交付出來,這點AI短期內是無法突破的。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朱強認為,從人來講,會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人,一定會取代不會用人工智能或不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技術的人;從企業來講,人工智能會拉大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差距,所以對未來技術的擁抱,從馬車到汽車,最后汽車必然是取代馬車的。
他同時指出,在取代的過程中,有時候也能夠產生新的業態、形成新的服務點。就像汽車普及了以后,公路的建設、車輛的保險,甚至加油成為新的行業。金融行業也是一樣,當有顛覆性技術產生以后,最后會改變整個業態,而不僅僅停留在增效。
“AI+人工”時代保險新業態探索有何看點?
正如朱強所說,顛覆性技術產生后新業態會隨之出現。事實上,近年來,保險行業利用AI技術在各個環節和細分領域進行了不少嘗試和探索。在AI融入的過程中,人工與AI的共生、融合、顛覆與協同正在日新月異地改變整個行業生態。
以健康管理為例,AI已經賦能了健康管理的全流程,典型的應用如利用穿戴式設備進行數據采集的過程中使用AI進行健康檢測,用AI的算法構建心率、心跳、呼吸的監測,有緊急數據出現時,自動觸發服務。
同時此類數據也可以用于精準量化風險,便于進行風險的再保險操作。法再集團執行董事李用虎在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上介紹了法再和佳明Garmin全球戰略合作的引擎,結合雙方數據庫中的步數、BMI、靜息心率,睡眠和、活躍卡路里等參數應用于保險場景,致力于量化風險、轉移風險。“我們跟一些保險公司的再保費率是每天計算的,某個人動跟不動會影響再保價格的。這才是整個市場應該走的方向。”李用虎說道。
而在理賠核保等領域,AI對人工的影響相當顯著,平安財產保險首席技術官陳當陽透露,過去三年,平安產險整體的案件量增長400%,而理賠人員減少了30%。他認為,只有解決好了效率的問題,把一線的查勘員、定損員從繁雜的常態化的工作中釋放出來,讓他們去看住更多的和體驗、成本相關的環節,才能實現成本和體驗的最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AI確實已經開始替代部分崗位保險從業人員,但新業態的出現也意味著人工也有了更多的協同方向。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上,螞蟻保發布了智能保險服務開放平臺“螞蟻保蟻橋”(以下簡稱“蟻橋”)。據悉,該平臺借助大模型、金融智能等技術,和保險公司的專業服務結合,在保險行業實現了“AI+人工”的服務新范式,實時解決用戶投保過程中的個性化問題,助力保司實現全天候智能化經營。
據介紹網上炒股配資公司,保險公司在接入螞蟻保“蟻橋”平臺后,便可以與螞蟻保進行服銷聯營,提供724小時的“AI+人工”服務,承接并解決用戶在產品講解、核保評估、理賠協助等全場景的服務需求。“蟻橋”目前已引入200名保險公司的產品專家。“AI+人工”的協同服務,日均服務用戶達十萬余人。試點期間,合作保司的產品專家單人服務半徑可擴展至100人/日,高于行業均值3-5倍。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在線配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