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A股市場“低調”得讓人沒有窺探欲望,但有這么一支股票,在大盤低迷的情況下硬是沖出了重圍。9月6日,深圳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圳華強”)迎來近一個月內第16個漲停,至當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已較第一個漲停前飆升近4倍,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牛股”。
股價飆升的原因很簡單,深圳華強是海思全系列產品授權代理商,近期有關海思全聯接大會的消息甚囂塵上,概念股被“帶飛”也在情理之中。不同的是,與其它概念股相比,深圳華強明顯漲勢過猛,這與其不久前披露的財報利潤數據形成反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與華為海思的合作關系,深圳華強本身也大有來頭。向上,該公司背靠實力強大的華強集團,向下,該公司旗下的華強電子世界正是亞洲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華強北的一部分。日前,《華夏時報》記者來到華強北路一帶,發現與多年前相比,雖然“山寨”的標簽依然難以摘下,仿貨也是隨處可見,但這個地方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
股價大漲近4倍
不過20來天的時間,17個交易日,從8月15日到9月6日,深圳華強已經收獲 16個漲停,截至9月6日收盤,該公司股價為41.55元/股,較8月14日的收盤價8.71元/股漲了近4倍,市值達到434.58億元。
這期間,深圳華強曾多次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在最近一次的公告中,該公司稱近期公司股價短期漲幅較大,明顯偏離市場走勢,存在市場情緒過熱的風險,且市盈率和市凈率偏離“批發業”的平均水平,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理性決策,審慎投資。
但事實上,這波漲勢正是基于此前深圳華強披露的信息。8月1日,深圳華強董事會秘書王瑛在接受天弘基金調研時曾表示,深圳華強是海思全系列產品授權代理商,與海思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隨著海思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品類,深圳華強將加大海思各類產品的應用方案研發以及推廣力度,促進海思產品的市場拓展。
之后,深圳華強又兩次強調與華為海思的合作關系:8月18日,深圳華強公告稱,公司是海思的主要授權代理商之一;8月21日,深圳華強在投資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是海思主要授權代理商之一,將參加海思全聯接大會,并且為了做好海思產品的推廣,公司將定向邀請客戶共同參加該次大會;幾天后,深圳華強又回應稱,該公司代理海思的產品覆蓋智慧視覺、智慧媒體、顯示交互、MCU、模擬、智能感知、短距物聯、廣域物聯、手機與穿戴以及智慧家庭領域。
在艾媒咨詢創始人兼CEO張毅看來,深圳華強過去這20多天的股價飆升,是資本市場對于該公司作為華為海思代理商所承載的商業機會的期待,某種意義上,也是對國產半導體自主知識產權崛起的信心。
“大有來頭”的身份
這波股價的漲勢,讓深圳華強進入了更多人的視線范圍中。在此之前,很多人或許對這家公司并沒有太多了解,但一定對其相關公司和產業有所耳聞。
向上,深圳華強只是實控人梁光偉坐擁的“華強系”的一部分。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是梁光偉實際控制的最主要的一家公司,擁有100多家全資及控股企業,產業涵蓋文化科技、電子信息、產城融合、新能源和產業金融服務等領域。方特主題樂園所在的華強方特,也是華強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
向下,深圳華強主營電子元器件交易服務,該公司旗下交易服務平臺由三大業務板塊組成:華強半導體集團、華強電子網集團和華強電子世界。而其中的華強電子世界,正位于亞洲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華強北,這個孕育了騰訊、大疆、神舟電腦、大族激光、同洲電子、洪恩軟件等一批知名企業,走出了至少50多個億萬富翁的地方。
近日,《華夏時報》記者來到這個被稱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地方,與7年前記者來此地時的情形相比,所看到的畫面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那個時候,華強北依然是“山寨”蘋果的天下,而眼下正值蘋果新品發布前夕,記者并未看到打著蘋果旗號出售山寨iPhone16的店家。
此外,終端消費電子產品在這里的存在感不再像過去那么強,華強電子世界大部分的展位被電子元器件占領,記者出入多棟大樓,發現到處都是各種元器件產品的批發柜臺,包括二極管、三極管、貼片電容、晶片電阻等。在深圳華強的財報中,這也正是占有其相當比例的一部分業務。
張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包括華強電子世界在內的華強北市場,過去更像一個電子元器件的“菜市場”,技術含量比較低,而現如今的華強北,已經過了最原始的那個階段,在向線上和線下垂直的專業方向去發展。
體現在深圳華強的財報上,就是旗下三大平臺的協同。其中的華強電子網集團,是一家面向電子元器件垂直產業鏈的產業互聯網企業,為產業鏈參與者提供全球采購服務和綜合信息服務。
梁光偉還計劃將這部分業務分拆上市,經過審核,中國證監會于2024年2月8日正式批復,同意華強電子網集團的注冊申請。但之后便沒有相關消息傳出,《華夏時報》記者就這部分業務上市的最新進展采訪了深圳華強,截至發稿,對方未給出回復。
不過,這些變化并不影響華強北依然帶有山寨電子產品集散地的標簽。記者在某一棟華強電子世界大樓中看到,類似戴森吹風機的山寨產品在多個柜臺出現,價格只要100元左右,店家直接告訴記者,“這不是真的戴森,就是同款”。更有很多盒子上沒有品牌只寫著“智能手表”的產品,同樣可以廉價買到。
利潤難題待解
當然,對于深圳華強來說,最大的收入來源仍然來自電子元器件的分銷。而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電子元器件集散業務,都無一例外受到整體市場的影響。
深圳華強202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收103.8億元,同比增長19.75%;歸母凈利潤為1.77億元,同比下滑33.81%。收入同比增長而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除了財務費用同比有所增加、華強科創廣場項目招商起始階段收入尚不能完全覆蓋成本這兩個因素外,還有一大因素便是由電子元器件行業發展情況導致的毛利率下滑。
深圳華強表示,上半年電子元器件行業的景氣度從底部區域回升較為緩慢,需求沒有明顯改善,電子元器件流通領域的毛利率總體處于歷史上較低的水平,而部分下游應用領域仍處于庫存去化、需求減少的階段,電子元器件現貨市場仍持續低迷,公司部分毛利率較高的業務尚未恢復增長,導致公司高毛利率業務占比有所降低。
利潤問題并不是剛剛出現,2023年表現最甚。2023年,深圳華強營收下滑13.98%,歸母凈利潤卻下滑了50.93%,原因還是離不開行業的變化因素。
在張毅看來,2023年整個電器電子元器件市場還是不太景氣的,終端產品的使用周期拉長,需求沒有得到改善,當然也有區域貿易壁壘和大環境的因素。“但到了2024年,隨著終端市場的溫和調整,行業的期性需求已經出現,對半導體產業電子元器件的需求也會改善,預計下半年會有一個止跌回升的態勢。”
而回到與華為海思的關系,張毅認為,深圳華強還是抓住了這次機會,與海思的合作對該公司來說大有裨益杠桿10倍炒股平臺,對業績的影響可能體現在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在線配資觀點